((( 11/18/2015 更新: 我在新的烤箱用這個食譜烤馬卡龍,溫度必須調整至 300F,時間烤17mins )))
這是胖吐司最期待跟大家分享的一個食譜!
自己第一次做就被幸運女神眷顧
當時還默默以為自己是天才 ( ← 不知天高地厚!)
之後連續失敗了好多次...
從每一次失敗中又學到一些心得
到現在覺得終於可以跟大家分享了。
知道大家普遍都對馬卡龍很有興趣,
也不少人躍躍欲試想要挑戰號稱最難的法式甜點
所以把食譜整理出來給大家囉。
把完美馬卡龍的幾項特性記起來
每一次練習細心調整
會越來越接近完美的!
馬卡龍最重要的是下列幾項:
① 要有裙擺 (英文稱之為 "Feet")
② 形狀為漂亮的圓形
③ 餅乾不可以中空
而夾好內餡之後,馬卡龍應該要放置至少24 hrs才會吸收內餡的水分
讓餅乾咬下去後
口感是外面脆脆的,內裏有點Q黏的感覺
很多人說,不知道真正道地的馬卡龍到底應該是什麼味道跟口感?
其實馬卡龍外層兩片餅乾的味道由於是糖粉及杏仁粉為主
所以不管哪一個食譜不太會有明顯的差異
馬卡龍最主要的味道差異是來自於內餡的口味
正確的口感應該要像胖吐司剛剛上述形容的
建議大家要挑越細的杏仁粉越好
胖吐司目前最滿意的是新竹竹北「艾佳食品」的杏仁粉
(這不是葉佩雯~純粹買了兩三家比較下來的心得啦,哈哈 )
現在終於要分享馬卡龍做法了,心裡很興奮呢!
食材 (可做約20個馬卡龍 = 40個小餅乾)
杏仁粉 1/2 杯 (50 G)
糖粉 1 杯 (125 G)
砂糖 5 TBSP
蛋白 2份
無糖可可粉 3 TBSP (大匙)
作法
1. 將可可粉、糖粉、杏仁粉過篩到一個鍋子中。太粗的顆粒就丟掉不要用。用叉子攪拌一下,讓三種粉末均勻混合
2. 用電動攪拌器打蛋白(請不要傻傻的自己用手打,除非你有強壯的二頭肌,不然會跟我一樣隔天要貼滿痠痛貼布.....真的!不誇張.... ),直到像泡泡浴般有綿密的泡泡,且體積明顯增加一倍之後,再加入一半的砂糖,然後用低速打30秒之後,再將剩下的砂糖加入,把攪拌器開到中速,然後打到蛋白硬性發泡。硬性發泡的特色是蛋白會呈現一種亮亮的表面,而且攪拌器會在蛋白上留下痕跡,不會散開。如果把碗傾斜的話蛋白不會流動。
3. 把打發的蛋白跟粉類的混合,然後用塑膠的攪拌棒(spatula)慢慢的「折疊 (fold)」,這個步驟叫做 "macaronnage," 是很關鍵的一個步驟,需要多練習才能抓到那個感覺。折疊至麵糊從攪拌棒滑下時,速度很慢,但是能形成一條緞帶的形狀。這一個緞帶的麵糊約30~40sec後就能融入原本的麵糊,這樣可以停止攪拌了。
4. 把麵糊裝進擠花袋,擠花袋搭配中型的圓型花嘴。在鋪好烤盤紙的烤盤上,擠出約2 cm左右大小的圓型麵糊。每一個圓型之間需要留至少3cm的空間,因為麵糊會往外擴張,而且烤的時候也會需要有空間讓餅乾長出裙邊。
5. 在平整桌面上,兩手拿著烤盤,用力敲幾下,讓麵糊內的氣泡消失
6. 把麵糊放在濕度低的地方(冷氣房or暖氣房之類的),放置30mins~一小時左右(要看當天氣候潮濕程度),直到表面由亮面轉為霧面,以及指腹摸下去後完全不會沾黏任何麵糊。這時應該要能夠感覺得出來摸下去的麵糊有一層不會太薄的保護膜。
7. 放進預熱好 340 的烤箱烤 15mins。
巧克力甘那許
1. 甘那許是由鮮奶油+黑巧克力做成的, 為了做出比較質地比較濃稠不會流動的甘那許, 我們用 鮮奶油:黑巧克力 1:1.5的比例
把鮮奶油隔水加熱至水開始沸騰之後, 把巧克力加入, 並且攪拌直到融化. 接下來等待冷卻後放入冰箱, 待要使用時再拿出即可!
注意事項
剛好的馬卡龍餅乾是很脆的。
這是正常的!餅乾要夾上內餡,並且放置一天之後,吸收水分才會變得外脆內Q
如果想讓餅乾軟得快一點,可以夾上內餡之前,先在餅乾底下刷上薄薄的一層牛奶之類的液體
這一招胖吐司自己還沒用過,但是看很多廚師都推薦囉
大家準備好來烤馬卡龍了嗎?
挑一個不會被打擾的時段,
一起來挑戰這個美麗又好吃的小甜點吧~
參考食譜: